一、我國城市內澇的基本情況
城市內澇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指在強降雨或連續性降雨的情況下,大氣降水量超過了城鎮排水能力,從而導致城鎮地面產生大面積積水災害的現象。一般內澇時城市積水會達到15至20厘米,可能導致城市交通癱瘓、道路受損及航班延誤等嚴重后果,而且其次生災害和連鎖反應也不利于城市正常秩序的運行。據資料可以看到,城市內澇問題已經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在2008-2009年統計的315個城市中,發生內澇的就占61%,內澇3次以上的超過39%。北京市2012年7月發生的的洪水和內澇災害損失慘重,死亡人數多達79人,是近幾年來比較大的內澇災害。因此可以說,城市內澇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著力去解決的問題。
二、城市內澇問題成因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分析這一問題的成因。但是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因地域的不同,其原因也不同,可以說造成城市內澇的因素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論者大致闡述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因氣候變化,降雨量增大,且極端天氣多發。
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原因。近幾年來,由于過量的人類活動,伴隨著森林植被的破壞、大氣的污染加劇,就造成我國大部分城市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極端惡劣天氣增加了城市內澇問題發生的可預知性,暴雨頻次增加,暴雨加大,因此一定意義上導致了內澇問題的損失。
2.城市排水設計標準遠遠跟不上暴雨強度和持續度。
城市排水系統在其最初設計階段有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當然是以一個城市可預知的降水量為依據的。但是我們看到目前我國的大多數城市排水系統建設遠遠滯后于實際需要,顯然我國的城市排水系統在不斷地改進,比如我們前面說到我國在2008-2009年統計的315個城市中,發生內澇3次以上的城市超過39%,而我國現行城市排水管網規劃設計標準是以一般地區1-3年一遇,重要地區3-5年一遇,遠滯后于實際需要。
3.城市排水系統相關管理機制落后,難以應對超標暴雨和持續降雨。
就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來說,排水系統領域的管理制度落后,直接造成城市雨季的排水不暢,甚至對于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也有待加強。因為通過前面的闡述我們知道,城市強降雨和持續性降雨是不可預知的,因此實際降水量可能隨時超過設計的標準,在這種條件下如何保證有效防范和開展工作是一個考驗管理制度的事情。而我國很多地區出現的情況是平時疏于管理,造成排水系統的雨水口被雜物及垃圾堵塞,當遇到強降雨時根本無法起到及時排掉雨水的作用,造成大量降水大面積地在道路上。因此可以說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我們積極應對,以防范于萬一的作風開展日常工作,才能在災害時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但我國大多數地區和城市這方面重視不足,相關管理制度滯后,無法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
三、有效預防城市內澇問題的措施
1.提高認識,重新定位,高度重視城市內澇問題的預防工作。
提高認識是我們做好這項系統工程的第一步,相關單位和個人需要重新定位這項工作在全社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了城市內澇的預防和治理工作嚴重滯后于實際社會需要而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從思想到行動上高度重視起來。過去我們有“重地上,輕地下”的不良現象,各單位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盡量不在預防城市內澇的項目上投資,他們的建設重點往往放在看得見、能夠提升城市形象的地面工程上,這種鼠目寸光的思想我們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是要不得的。因此,需要我們做的工作有很多,相關單位要制定相應的建設規劃,摸清城市排水系統的基本情況,查漏補缺,盡快使得這項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2.切實加強雨水排水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工作,提高基礎設施抗極端天氣的能力。
我們說過,我國大多數地區和城市的排水系統遠滯后于實際排水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在維護和保養已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不斷規劃,提高排水基礎設施的質量以保證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需要統一領導下和規劃下的日常系統維護和管理工作,其中就包括及時清理相關管道,保證管道的暢通,對雨水調蓄設施及城市水系及時清淤保證其有足夠的調節容積等諸多方面。
3.做好重點區域的防水工作,加強力量調度。
相關部門要科學規劃,及時找到城市和地區排水系統維護和管理的重點區域,如其中的低洼區就是需要相關部門重點克服的區域。這一區域地勢低平、地面高程與江河水位高差較小、排水困難,那么我們就需要進行專門研究,提出解決方案,比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填方、調蓄、強排等措施,保證這一區域的排水暢通。
當然,做好城市排水工作以有效防止城市內澇問題的出現,需要我們系統地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在以上措施之外我們相關部門需要建立有效的城市降水調蓄設施和城市水系等。總之,城市內澇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當然也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相關部門要科學規劃,以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積極作為,發動多方力量,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城市內澇的發生。
參考資料:
1.賈紹鳳,姜文來,沈大軍,等。水資源經濟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2.葉斌,盛代林,門小瑜,內澇的成因及其對策,水利經濟2010年7月。